在同性戀愛裏,“棄貓效應” 說的是像被抛棄過的貓壹樣,在感情中特別怕被甩,所以拼命討好對方的狀態。具體咋回事呢?咱簡單說說:
一、常見表現:太怕失去,所以卑微
1. 使勁討好對方比如對方加班到半夜,自己困得不行還硬撐著說 “我等妳”;吵架時明明委屈,卻先道歉 “都是我不好”。就像流浪貓被收養後,會無條件順從主人,怕再次被抛棄。
2. 敏感多疑,總覺得要被甩對方回消息慢 5 分鍾,就懷疑自己說錯話了;沒被帶去朋友聚會,就擔心 “是不是嫌我丟人”。因爲同性感情常被世俗壓力影響,所以特別缺乏安全感。
3. 爲了對方委屈自己明明不喜歡去 livehouse,爲了陪對方每周都去;對方隨口說喜歡會做飯的人,就熬夜學做菜,累到崩潰也忍著,覺得 “只有變成她喜歡的樣子才會被愛”。
二、爲什么會這樣呢?
1. 被抛棄的經曆太多比如出櫃時被家人排斥,或者上壹段感情被突然分手,導致潛意識裏特別怕再次被拒絕。
2. 感情裏地位不平等壹方更有錢、社會地位更高,或者更占主導權,另壹方就容易自卑,覺得 “我得討好她才不會被甩”。
3. 過去的情傷沒愈合之前被冷暴力分手、被欺騙性取向,或者被當 “替身”,就會覺得 “我必須更乖才能不被抛棄”。
三、怎麽擺脫這種狀態?
1. 別藏著需求,大膽說出來別總迎合對方,比如 “我其實不喜歡去 livehouse,下次能不能換個地方?” 讓感情變成 “平等相處”,而不是單方面討好。
2. 用小事測試對方的態度故意 “不聽話” 壹次,比如平時每天說早安,某天不說,等對方問時撒嬌:“想看看她會不會主動找我呀~” 用輕松的方式確認 “即使我不完美,她也不會離開”。
3. 別只依賴對方,找其他支撐壹起認識其他同性朋友,參加同志友好活動,讓彼此知道 “我們的愛不孤單”;保留自己的愛好,比如她打遊戲時妳去健身,證明 “沒有她我也能過得好”,但依然願意和她分享生活。
給伴侶的提醒:別把她的討好當理所當然
如果她總討好妳,別覺得 “爽”,反而要注意:
● 別用 “分手”“前任比妳好” 威脅她,這會讓她更怕被抛棄,陷入 “越討好越被傷害” 的循環。
● 多給她確定感,比如約定 “每周三約會,除非天塌了不改變”;吵架時先安慰她 “我知道她是在乎我才生氣”,再慢慢溝通。
最後想說: 真正的愛,是允許她做一只有爪子的貓。兩個人在壹起,不是 “收養流浪貓”,而是像兩只貓並排曬太陽 —— 偶爾鬧別扭,但知道她永遠不會把自己丟在風雨裏。妳值得被愛,只因爲妳是妳,不用刻意懂事。如果她真的愛妳,會接住妳的脾氣,也會心疼妳的傷疤。